閱讀心得|《每日只要30分鐘》上班族也能輕鬆提升英文能力的實用技巧!

工作久了,常常會覺得人生被一種慣性包圍。明明心裡想要重拾學習的樂趣,但現實卻讓人感到時間永遠不夠。所以,當我第一次看到《每日只要30分鐘》這本書時,馬上被書名吸引。腦海裡冒出一個疑問:真的有人能靠每天半小時,就把英文學得像母語人士一樣流利嗎?

另一個讓我決定翻開這本書的原因,是我們這個世代的共同處境:大部分人國小就開始接觸英文,卻因為缺乏補習或環境練習,長大後仍然難以流利運用在工作與生活裡。這不禁讓我好奇,到底問題出在哪裡?而我們又該怎麼突破?

讀完之後,我發現作者的方法雖然不一定完全適合忙碌的上班族,但其中的思路卻很值得借鏡。尤其是關於如何找到時間並專注投入學習,以及英文學習的具體做法,對我來說特別有啟發。

這篇文章,就整理了我認為最實用的重點,以及自己的收穫與反思。其他更完整的內容,就留給大家自己去圖書館借回來細細閱讀吧!

學習的動力,從當下的渴望開始

作者認為,所謂的「學習動力」不是宏大的志向,而是某個瞬間突然想學某件事、想讀某本書的慾望。

關鍵是要在這個慾望還熱的時候,立刻採取行動。

像是遇到想讀的書,就把書買下來看;而不是等特價時,一次累積十本書一次購入,這樣很容易到後來就忘記自己當時的動力了。

這點讓我想到《原子習慣》的觀念──要培養習慣,不必一開始就追求大目標,從小行動開始,哪怕只有 1 分鐘,也能累積長遠的成果。

時間哪裡來?戒掉電視就可以!

很多人抱怨沒時間學習,但書裡提出最直接的方法:少看電視。
每天少看兩小時,一年就能多出 728 小時!如果真的想追劇,作者建議錄下來後快轉廣告,至少別被零碎的廣告時間所浪費掉。

另外,作者也提醒:

  • 精神狀態比時間更重要。累的時候,不要硬撐著讀,倒不如先休息,回來再讀效率更高。
  • 通勤時間,精神好就讀,累了就閉眼小睡。方法不是唯一,重點是如何讓自己能長期維持。

如何營造學習環境?

作者認為,要培養穩定的學習習慣,環境的布置比我們想像得還重要。如果選擇在家裡學習,最值得優先投資的,其實不是書桌或燈具,而是一張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子。因為一張好椅子能讓身體維持舒適,學習時自然更能專注,也比較不會因為姿勢不良而分心。

但如果家裡的環境實在不適合,比方說容易受到家人或其他雜事干擾,那麼也可以考慮花點小錢到咖啡廳。只要點一杯咖啡,就能擁有桌子、椅子和燈光,換來一個屬於自己的專注時段。對於下班後想要進修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既划算又實用的選擇。

集中注意力的秘訣

學習的專注力,取決於身體狀態。作者建議:

  • 想睡就去睡,想休息就休息。
  • 在「覺得煩」之前停止,避免把讀書和痛苦綁在一起。
  • 真的提不起勁時,允許自己 2–3 天完全不學習,恢復狀態後再回來。

這點和我們小時候常聽到的「要咬牙撐下去」截然不同,長大後我才發現,允許自己休息,反而是更重要的學習課題。休息不是偷懶,而是為了能更專注地投入。

飲食與睡眠:學習的隱形推手

學習效率不只靠腦袋,身體狀態更關鍵。

  • 飲食:避免過飽,少量多餐;多吃蔬菜與蛋白質,少吃讓人昏沉的重肉類。
  • 睡眠:至少 6 小時,理想是 7.5 小時。失眠時別硬逼自己,起來看書反而更容易自然入睡。
  • 小睡:10 分鐘閉眼休息,就能幫助大腦整理資訊。
  • 醒腦:早晨淋浴能快速進入專注模式。

作者對英語學習的見解

這章節是我閱讀這本書最主要的原因,讀完這本書以後,我也開始學著將這些方法應用在我的英文學習當中。

  • 會話:別急著背艱深單字,先記常用短句。像 I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it. 這種句型能靈活套用。
  • 聽力:問題常不是聽不懂,而是發不出。耳朵辨識不了自己不會的音,所以要多練發音。
  • 閱讀:丟掉考試式長篇文章,多讀小說、新聞,讓英文融入生活。
  • 寫作:練習用英文寫日記、短文,然後再交給老師批改。

我的收穫

讀完《每日只要30分鐘》,對我最大的提醒是:
不要期待立竿見影的成果,而是相信「每天30分鐘」的累積。
這些時間看似零碎,但隨著日子堆疊,會在未來產生指數效應。

當然,現實中有時候連30分鐘都很難擠出來,該怎麼辦呢?這時候,我會借用《原子習慣》的概念:先從最小的行動開始。比如說,想練習英文聽力時,就先每天聽一句英文句子就好。重點不是一開始就做到「完整」,而是先養成啟動的習慣。

另外,我也做了一些屬於自己的調整:

  • 時間管理:書裡建議少看電視,但我覺得更實用的是少滑社群媒體。所以我替自己的社群 App 設定了使用時間限制,時間到就會跳出提醒。
  • 英語學習:在寫作練習上,作者提到可以請人修改,不過我則是直接請 ChatGPT 幫我批改。這樣能立刻得到回饋,不需要再麻煩別人,學習也更有效率。
  • 早晨醒腦:我自己不太習慣一早淋浴,所以我選擇利用腹式呼吸法、練習氣功瑜珈等緩和的動作,外加為自己沖一杯黑咖啡,幫助甦醒。

這些做法,讓我不只是照搬作者的建議,而是根據自己的生活模式去調整。畢竟,學習的關鍵不在於跟隨某個方法,而是在於能否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方式,並且長久地堅持下去。我自己覺得作者所提出來的學習底層邏輯,不僅僅適用於英文學習,也都適用於上班族在下班後想要學習進修任何一種專業能力或業餘興趣。

要記得,人生中的學習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條持續不斷的旅程。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